近日,工信部公示了第四批专精特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长春新区7家企业赫然在列。加上前三批,长春新区的专精特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累计达到23家。221家国家级、省级、市级“专精特新'>专精特新”企业正在成为推动长春新区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力量。
所谓专精特新'>专精特新“小巨人”,是指专精特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小巨人”企业是专精特新'>专精特新中的“优等生”,对于解决“卡脖子”难题意义重大。深耕专业领域、聚焦关键技术的“专精特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不仅是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是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重要主体,更是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
“小巨人”又有怎样的大能量?此次入选“专精特新'>专精特新”小巨人的长春融成智能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始终专注于化工后处理环节自动化灌装机器人生产线和智能立体仓储系列产品的生产、销售与服务。2020年、2021年,融成智造生产的“融成”品牌危化品全自动灌装成套设备产品接连取得良好销售业绩,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了35%和40%以上。
除了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外,本次长春新区获评企业还涵盖新材料、光电信息等领域。新产业光电和荣德光学作为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展示了长春新区光电信息产业近年来通过强链补链延链,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结构。
长光宇航复合材料、圣博玛生物材料,宏日新能源等新材料新能源企业异军突起。吉林宏日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入围吉林省省级“专精特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时隔不到半月,在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宏日新能源再度上榜。“我们是国内最早从事生物质能源应用的单位,在产业、模式和技术上都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宏日新能源负责人洪浩介绍说。企业拥有全国首条自主知识产权生物质颗粒生产线,在国内率先建立以林业剩余物、农作物秸秆等为原材料从原料收储运、颗粒燃料加工、供热装备研发到为客户提供供热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攻克技术空白、具有高成长性,在自己所处的细分领域拥有绝对话语权,这样的“专精特新'>专精特新”企业,正是长春新区产业转型发展所急需。未来,长春新区将以政策“红利”加码,推动企业创新“上新”,实施“专精特新'>专精特新”梯度培育计划,更好地支持和培育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专精特新之路。可以预见,一批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会在长春新区这片朝气蓬勃的土地上练就独门绝技、借势成长,共同释放出创新发展的新优势,以科技创新的力量为长春新区产业链融合创新链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