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创新引领 产业升级 | “科易产融荟”第十期医疗器械领域邦泰·天玑智能医疗创新中心专场活动成功举办!
2023-09-05 766


近年来,合肥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产业地标”拔节生长,“芯屏汽合 急终生智”成为闪亮的产业名片,作为产业地标的关键环节,生物医药产业是合肥市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目前已集聚生物医药企业400家,其中高成长企业260余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为加速科技成果、科创项目与合肥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融合,8月29日,由中共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链委员会指导,合肥市经开区经发局 (科技局)、合肥市经开区投促局、安徽邦泰天玑智能医疗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厦门科易网科技有限公司与“科创中国”科技成果转化专业科技服务团主办,合肥科城共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科易产融荟”第十期医疗器械领域邦泰·天玑智能医疗创新中心专场活动在邦泰科技城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聚焦医疗器械产业,依托科易网全国科研成果项目库资源,择优遴选了6个优质项目方齐聚现场,开启精彩路演。合肥市经开区科技创新办公室副主任、生物医药产业链党委书记沈兆奎,合肥市经开区生物医药专办主任廖光友,安徽创谷资本总经理刘路,北京天峰基金合伙人兼投资总监汤浩,北京天智航董事长助理常欢,安徽秀道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经理钟安乐,杭州硅谷真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安徽大区总经理王瑞仙,安徽邦泰天玑智能医疗创新中心常务副总经理王庚印出席活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金融机构代表等三十余人参会。



合肥市经开区科技创新办公室副主任、生物医药产业链党委书记沈兆奎在致辞中指出合肥经开区通过30年的建设与发展,不断营造完善资本、人才、产业运营、公共服务平台等生态,向国家园区综合品质不断实现跨越,其中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合肥经开区培育重点领域之一,已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统军。沈书记表示十分期待本场活动能实现有效对接,推动项目在合肥市落地开花!




随后,邦泰·天玑智能医疗创新中心的常务副总经理王庚印与合肥市经开区生物医药专办主任廖光友进行了邦泰·天玑园区介绍和合肥医疗器械政策解读。通过本次介绍,项目方和与会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了邦泰·天玑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理念以及合肥医疗器械产业的支持政策。






在接下来的项目路演环节,6位项目方代表依次关于项目的背景、团队优势、行业应用、市场规模以及在合肥落地所需的关键要素(如空间载体、政策支持、融资计划和合作机构等)等方面展示了他们的项目,现场嘉宾、投融资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与项目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实现产融精准对接。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9日下午,安徽邦泰天玑智能医疗创新中心常务副总经理王庚印热情地接待了6位项目方,并带领大家参观邦泰创新中心。项目方对邦泰的创新理念和实践做法表示高度认可,并期待与邦泰达成合作。本次参观活动是上午项目路演活动的延续,不仅为项目方提供了深入了解邦泰的机会,更进一步加强了彼此的互动与合作意愿。



科易产融荟是科易网按照“前期重有效供需”、“过程重精准匹配”、“后期重转化落地”的原则,面向政府园区、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开展科研成果项目资源整合评估、双创辅导、展示推广、路演对接、转化孵化和产业化的服务型活动品牌。接下来,科易网将持续以路演对接活动为针、以科研成果项目转化与产业化为线,串联起科研成果项目向产业端转移转化的关键节点,促进高校院所、政府、创投、企业四方顺畅对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助力优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经济力。


如您有项目落地转化需要,或者您在找寻意向项目,欢迎联系我们,期待与您携手,共话创新发展愿景。


联系我们









// END //







智联全球 才聚玉环|“科易产融荟”第九期暨中国·玉环第六届国际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清港分站赛成功举办!


科城共创(科易网)技术经纪主题系列活动第十、十一期(合肥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促进专场)成功举办!


“四举措”服务天津科技大学,激活科技成果转化“一池春水”


【“科易产融荟”第八期】 新型显示项目云路演对接会成功举办!


链接双创 智领未来——智能制造领域科技成果发布暨产学研对接大会在漳举办






科易网推出全新渠道合作体系,详情请咨询:

关键词:科技成果,技术转移
相关文章
  • 科技管理系统如何借助AI+数智应用从"工具"升级为"价值驱动引擎"?
    成果转化,科技创新,技术转移
    2025-07-31
  • 如何借助AI+数智应用破解科技管理系统"缺乏价值创造"的难题?
    成果转化,科技创新,技术转移
    2025-07-31
  • 科技管理系统如何借助AI+数智应用从"管理"转向"管理+服务"新模式?
    成果转化,科技创新,技术转移
    2025-07-31
科易观点

专注技术转移十余年,如何让技术创新更为简单,问我吧!

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