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2024年11月负极材料领域专利技术情报
2024-12-05 299

概况

本月订阅论文共13篇,参与研究的作者数量达78人,来自23家机构,其中合作研究机构数量达10对。研究范围涵盖了材料科学、化学工程、物理化学、能源技术和环境工程等学科领域。总体来说,本月研究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特别是在新型电池材料的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体现了学术界对于提高电池性能和推动清洁能源技术发展的高度关注。

研究重点

本月订阅的论文覆盖了材料科学与能源技术等学科领域,研究重点包括了锂/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新型复合材料的开发及其电化学性能优化等课题,各重点研究课题占比详情如下:锂/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占比较高,反映了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图片.png

主要研究进展

图片.png

跨学科研究

本月订阅的论文涉及多个学科,围绕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设计与优化等研究主题开展了跨学科研究,这些研究推动了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

图片.png

方法评价

本月订阅的论文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实验合成、性能测试、文献综述和理论计算等,全面探讨了不同材料在电池领域的应用。

图片.png

合作追踪

图片.png

本月学者之间及机构之间合作情况分析显示,各领域的科研人员在新能源材料尤其是电池负极材料方面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从提供的文献来看,主要集中在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以及生物质硬碳等新型负极材料的研发上。 1. **作者间的合作**:多位作者跨单位合作发表研究成果,如《生物质硬碳材料作为二次电池负极的研究进展》由来自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四位作者共同完成。此外,《快充、长寿命钠离子电池卤氧化铋纳米片负极材料的高效规模化合成》一文中,作者团队不仅包括厦门大学材料学院的成员,还有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机械工程系和香港城市大学化学系的专家参与,体现了国际间学术交流的重要性。 2. **机构间的合作**:不同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协作尤为突出。例如,在《NaCl辅助构筑高性能沥青基硬炭负极材料》的研究项目中,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两个重要实验室——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携手合作。同时,也有企业和高校联合开展研究的情况,比如《五氧化二铌-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就是由新疆有色金属研究所、宁波杉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及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德卢斯分校化工系共同完成,显示出产学研结合的趋势。 3. **合作的热门领域**:上述文献集中反映了当前在锂电池、钠电池以及其他新型储能装置中的关键材料研发方向,特别是对于提高能量密度、循环稳定性和快速充电能力等方面的技术突破给予了高度关注。这表明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长,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已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综上所述,本月内学者们通过多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在促进知识共享和技术进步的同时,也为解决能源问题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发现&解决

发现

通过对本月订阅论文的整理分析,可以发现负极材料领域技术研究出现了以下三点重大变化:

  1. 材料创新与性能提升并行:研究者们不仅致力于探索新的负极材料,如生物质硬碳、卤氧化铋纳米片等,同时也注重于现有材料(如锂/钠离子电池的传统负极材料)的改性与性能优化。这种双轨制的研究策略为开发具有更高能量密度、更长使用寿命和更快充电速度的电池提供了可能。然而,这也带来了如何平衡成本与性能、确保大规模生产可行性的挑战。

  2. 跨学科合作日益紧密:本月的研究显示,材料科学家正越来越多地与其他领域的专家合作,如化学工程师、物理学家乃至环境科学家,共同推进负极材料的研发。这种跨学科的合作模式有助于打破传统界限,激发新的创意和技术解决方案。但同时,也要求研究人员具备更强的沟通能力和跨领域知识整合的能力,以有效应对复杂的问题。

  3. 产学研结合加深: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合作案例增多,表明产业界对先进负极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并愿意投资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这种合作有利于加速科技成果向实际产品的转化过程,缩短新技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周期。不过,这也意味着研究团队需要更加重视市场需求导向,确保其研究成果能够满足商业化的标准和要求。

这些变化既为负极材料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加快新型电池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促进清洁能源的应用普及等,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技术创新的速度、成本控制的有效性以及环境保护的责任感等方面。面对这些机遇与挑战,持续加强国际合作、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将是推动该领域健康发展的关键路径。

想深入了解更多研究背后的深层意义与未来趋势?欢迎订阅我们的【技术情报】,您可以获取最新的学术动向、研发动态、专利技术,帮助您把握技术前沿,洞察未来发展。


声明

1.本报告所涉及学术信息、组织信息、专利信息等,均来自公开网络或第三方授权。本着严谨科学的原则,科易网尽可能收集与分析有关的必要信息,但不保证信息充分及准确:使用人应知悉,公开信息错误及未知信息可能影响结论的准确性。如相关权利人发现信息错误,可与本报告发布人或制作人联系。

2.本报告中的分析、判断和结果受时间、范围等限制条件及相关假设条件的限制,报告使用人应当充分考虑假设、限制条件、特别事项说明及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3.本报告不提供法律性、专业性的意见或建议,也不是基于法律性或专业性观点而作出的,如须获得专业建议请咨询相关专家。

4.科易网拥有并保留本报告著作权等相关权利。转载、引用等应取得科易网同意。

关键词:负极,材料,领域,专利技术
相关文章
  • 2025年6月神经反馈训练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概况,汇总,专利
    2025-07-21
  • 2025年6月光遗传调控专利技术
    月光,专利技术,概况,汇总
    2025-07-18
  • 2025年6月皮层脑电图专利技术
    皮层,脑电图,专利技术,概况
    2025-07-17
情报快讯

学术动向,研发动态,专利技术一手掌握

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