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环氧树脂胶黏剂技术发展分析报告
2024-12-12 778

1. 技术概述

1.1 技术关键词

环氧树脂胶黏剂

1.2 技术概念

环氧树脂胶黏剂是一种以环氧树脂为主要成分的胶黏材料。环氧树脂是一类含有环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因其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机械强度、耐化学腐蚀性以及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而被广泛使用。

环氧树脂胶黏剂通过添加固化剂等辅助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如加热或自然条件)发生化学反应固化,形成坚硬且稳定的固态结构。这种胶黏剂可以用于多种材料之间的粘接,包括金属、塑料、木材、陶瓷等多种材质,并且在建筑、电子、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环氧树脂胶黏剂根据不同的用途和性能要求,可以有不同的配方和加工工艺,从而满足特定环境下的使用需求。

1.3 技术背景

环氧树脂胶黏剂是一种高性能的粘合材料,自20世纪40年代被首次开发以来,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最初的航空航天领域扩展至汽车制造、电子电器、建筑、体育用品等多个行业。环氧树脂胶黏剂的核心原理在于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即通过混合含有环氧基团的聚合物和固化剂,使两者发生交联反应,从而形成三维网状结构,赋予胶黏剂优异的机械强度、耐化学品性和耐候性。

在应用领域方面,环氧树脂胶黏剂因其卓越的粘接性能和广泛的适用性,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这种材料也有其局限性,比如固化过程中可能产生收缩应力,对某些敏感材质的表面处理要求较高,以及较高的成本等。

从社会经济影响的角度来看,环氧树脂胶黏剂的发展促进了多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同时,它也为相关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和竞争力。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开发更加绿色、高效的环氧树脂胶黏剂成为了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在市场竞争方面,全球范围内有多家公司在这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这些公司不断投入研发,推出具有更高性能、更广泛应用特性的产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2. 趋势分析

2.1 研究方向分析

2.1.1 学术论文发表趋势

图片.png 

2.1.2 相关论文列举

篇名

作者

刊名

发表时间

建筑结构设计中环氧树脂胶黏剂运用分析

罗昆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3

盐蚀/冻融环境下环氧树脂结构胶强度降解机理

任翔, 崔桐, 王怡, 孙亚民, 刘群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蒙脱土/二氧化硅改性环氧胶对复合材料-钢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

李梦晴, 吉新柱, 方园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4

一种修复民族传统体育器械的水型环氧胶改性研究

崔营, 黄书朋

粘接

2024

预制节段拼接用环氧胶黏剂压缩性能研究

张贺斌

交通科技

2024

高低温下高性能环氧胶黏剂的制备

李传习, 高有为, 王孝耀, 李游, 司睹英胡

建筑材料学报

2024

基于前馈神经网络的隐框玻璃幕墙结构胶损伤状态分析

解恒辉, 曲京儒, 屈招政, 孟明卓, 张珑

安徽建筑

2024

复合材料胶接用发泡胶的工艺验证与固化动力学

乔海涛, 梁滨, 李喜民, 陈舸, 张立国

宇航材料工艺

2024

既有玻璃幕墙硅酮结构胶失效加固方法探讨

钟志峰, 陈秀娉

广东建材

2024

活性改性剂合成及其对环氧胶黏剂力学与界面粘接性能的影响

元强, 王攒, 姚灏, 黄炬, 左胜浩, 黄海

材料导报

2024

2.1.3 研究方向概述与特征

图片.png 

以上图形显示在环氧树脂胶黏剂技术领域中,研究方向主要围绕着几个核心概念展开:环氧树脂、胶黏剂以及固化剂,并且每个核心概念下又有不同的下位词来具体细化研究内容和方向。具体来说:

1.环氧树脂作为基础材料,其研究涵盖了多种类型,包括双酚A型、缩水甘油酯、脂环族、改性环氧、水溶性等。这表明研究人员不仅关注环氧树脂的基本性质,还注重通过化学手段对其进行改性,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2.胶黏剂方面,结构胶、瞬干胶、厌氧胶、热熔胶、压敏胶等不同类型的研究显示出该领域对于提高粘接强度、快速固化、特殊环境下的应用性能等方面的重视。这些不同的胶黏剂类型满足了从工业到日常生活中不同场景的需求。

3.固化剂的研究则集中在胺类、酸酐、咪唑、聚酰胺、潜伏性等,反映了对提升胶黏剂固化速度、耐温性能、存储稳定性的追求。此外,潜伏性固化剂的出现,意味着对于延长产品保质期、便于储存和运输方面的探索也在进行中。

4.增韧这一概念下,研究范围从橡胶增韧、核壳粒子、纳米填料到液态丁腈、端羧基等,旨在改善材料的韧性、抗冲击性能以及机械强度。这表明为了使环氧树脂胶黏剂更加耐用、可靠,研究者们正不断尝试新的技术和方法。

综上所述,当前环氧树脂胶黏剂技术领域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不仅限于基础材料的改进,还包括对不同类型胶黏剂和固化剂的研究,以及对材料性能如韧性等方面的深入探索。这些研究方向共同推动了环氧树脂胶黏剂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2.1.4 研究方向重心变化比对

图片.png 

2.1.5 高成长研究方向简析

通过以上堆叠折线图,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在过去十年间,关于环氧树脂胶黏剂的研究方向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环氧树脂的研究。尽管在2018年和2020年出现了数据下降的情况,但总体上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这表明,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材料科学的发展,环氧树脂作为一种高性能的胶黏剂材料,其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除了环氧树脂外,改性这一研究方向也显示出明显的增长态势。特别是在2014年至2017年间,相关研究数量有所增加,尽管之后几年出现波动,但整体上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反映了科研人员对于如何提高环氧树脂胶黏剂性能的关注,尤其是通过化学改性来优化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此外,力学性能剪切强度等研究方向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特别是对于剪切强度的研究,在2022年达到了一个小高峰,这可能与近年来对高强度、高耐久性材料需求的增加有关。这类研究不仅关注环氧树脂胶黏剂的基础性能,还深入探讨了其在特定应用场景中的实际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固化剂这一研究方向虽然在初期数据较少,但从2021年开始,其研究热度开始上升,显示出科研人员对于影响环氧树脂胶黏剂固化过程因素的重视。这表明,未来的研究可能会更加注重于开发新型固化剂,以期进一步提升环氧树脂胶黏剂的性能。

综上所述,通过对过去十年内环氧树脂胶黏剂领域研究方向的分析,可以发现,科研人员正致力于探索如何通过改性和优化固化条件来提升环氧树脂胶黏剂的综合性能,尤其是在增强其力学性能和剪切强度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这些研究不仅推动了环氧树脂胶黏剂技术的发展,也为相关行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2 技术应用分析

2.2.1 专利法律状态分布

图片.png 

2.2.2 专利发展轨迹

图片.png 

2.2.3 发展轨迹分析

基于当前的数据分析,环氧树脂胶黏剂这一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呈现出一个先增长后趋于稳定的趋势。从2015年至2020年,我们可以观察到每年的专利申请数量显著增加,这表明在这一时期内,该领域内的创新活动非常活跃,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企业投入到环氧树脂胶黏剂的研发中。特别是到了2020年,专利申请数量达到了1383件,相较于2015年的396件有了显著的增长。

然而,从2020年开始,尽管专利申请的数量仍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但增长率开始放缓,甚至在2024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申请数量仅为384件。这可能反映出市场对该领域兴趣的变化,或是由于技术成熟度提高、竞争加剧导致的新一轮技术创新周期的到来。

此外,专利授权率(授权数量占申请数量的比例)也呈现出了波动。虽然大多数年份的授权率维持在44%-84%之间,但整体上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特别是在2020年达到最高点,授权率为84%,而到了2024年授权率降至33%,这表明近年来提交的专利申请可能面临更高的审查标准或存在更多的技术难题需要克服。

综上所述,环氧树脂胶黏剂作为一项重要的材料科学领域,其技术创新活动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目前正进入一个新的调整期。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取决于行业内外的各种因素,包括市场需求变化、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政策环境等。

2.3 技术成熟度分析

图片.png 

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可以预测当前环氧树脂胶黏剂的技术发展趋势已经趋于稳定且高度成熟。从2014年至2022年,虽然每年发布的相关论文数量有所波动,但技术成熟度一直保持在95.00%,这表明环氧树脂胶黏剂的技术基础非常扎实,已达到较高的工业化应用水平。尽管自2022年起,论文发布数量出现显著下降,直至2024年和2025年没有新的论文发表,但这并不意味着技术发展停滞,而可能是因为该领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和技术框架,进一步的理论研究需求减少。

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更侧重于应用层面的创新与优化,例如开发新型环氧树脂胶黏剂以满足特定行业的需求,如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特殊性能要求。此外,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环保型环氧树脂胶黏剂的研发也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总体而言,环氧树脂胶黏剂技术将继续保持其成熟稳定的状态,并在特定应用领域内持续创新和发展。

3. 竞合分析

3.1 研发竞合分析

3.1.1 研发头部机构

图片.png 

3.1.2 头部机构比对分析

机构名称

论文数量

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

17

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

11

黑龙江省科学院高技术研究院

9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6

南京工程学院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

6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

本刊编辑部

5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4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4

深入分析所掌握的数据后可发现,尽管各机构在环氧树脂胶黏剂的研究方向上均有涉及,但其研究力度和持续性存在显著差异。从增量最大这一角度出发,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在2014年至2023年间的研究表现尤为突出,尤其是在2015年达到了研究高峰,共发表了5篇相关论文,随后几年虽有所波动,但总体保持了较高的研究产出水平。这表明该机构在环氧树脂胶黏剂这一领域具有较强的研究实力和持续的研发投入。

对比其他机构,如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学院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等,在特定年份也有一定的研究贡献,但整体来看,其研究频率和稳定性不及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特别是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2018年至2022年间连续发表论文,显示出其在特定时间段内对该领域的关注和投入;而南京工程学院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则在2019年至2020年间较为活跃,但之后未见有新的研究成果发表,可能意味着其研究重点或资源分配发生了变化。

综上所述,尽管环氧树脂胶黏剂的研究方向在国内多个科研机构中均有所涉及,但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凭借其长期且稳定的研发投入,在该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这不仅反映了其在技术积累和创新方面的优势,也体现了该机构对环氧树脂胶黏剂这一关键材料研究的重视程度。对于想要在该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其他科研机构而言,借鉴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的成功经验,加强长期规划和持续投入,将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不同机构间的研究成果交流与合作,也将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

3.2 应用竞合分析

3.2.1 应用头部企业

图片.png 

3.2.2 头部企业比对分析

单位名称

申请数量

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99

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

85

杭州之江新材料有限公司

83

广州集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57

天长市永泰密封材料有限公司

53

哈尔滨永淇化工有限公司

51

广东白云科技有限公司

51

江苏华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41

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39

濮阳市万泉化工有限公司

37

从已有的数据分析来看,在环氧树脂胶黏剂这一技术领域内,各机构的研发竞争态势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首先,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在该领域的研发投入最为稳定且持续增长,尤其是在2022年和2023年达到了较高的申请数量,这表明该公司在该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市场竞争力较强。其次,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和杭州之江新材料有限公司虽然起步较晚,但自2018年起,其专利申请数量迅速攀升,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特别是在2022年和2023年达到顶峰,这反映出这两家公司近年来在技术研发上的显著投入和快速成长。

此外,广州集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长市永泰密封材料有限公司、江苏华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也在该领域内有所布局,尽管其申请数量不如前述几家机构,但仍体现出一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天长市永泰密封材料有限公司,在2016年的专利申请量激增,这可能与其在特定技术方向上的突破有关。而江苏华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则从2019年开始逐渐增加研发投入,显示出其在该领域的长期规划。

值得注意的是,哈尔滨永淇化工有限公司在2016年申请了大量专利,但随后几年未见新的申请记录,这可能意味着其在该领域的研发活动有所调整或转移。同时,广东白云科技有限公司虽在2021年后开始加大投入,但整体上其专利申请量与其他领先机构相比仍存在差距。

综上所述,从已有数据可以观察到,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和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等机构在环氧树脂胶黏剂领域的研发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它们不仅保持了较高的年度申请数量,而且显示出持续增长的趋势。然而,其他机构也通过不同方式展示了其在该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表明整个行业内部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并不断演变。

3.3 区域竞合分析

3.3.1 应用专利区域分布

图片.png 

3.3.2 应用变化比对分析

地域

申请数量

广东

579

江苏

407

山东

241

浙江

189

上海

160

湖北

107

安徽

105

福建

94

北京

91

湖南

73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观察到环氧树脂胶黏剂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活动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和时间趋势。首先,广东省在这一领域的专利申请量显著高于其他省份,尤其是在2021年达到峰值110件,这表明广东省在该技术领域具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市场潜力。然而,从增量来看,广东省在2019年至2020年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随后在2021年迅速增长,显示出行业内的竞争激烈程度和技术创新的活跃度。

对比之下,江苏省虽然整体专利申请量不及广东省,但其专利申请量自2014年以来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特别是在2019年达到59件,显示出该省在这一领域的持续投入和技术积累。山东省的专利申请量波动较大,但在2023年出现了显著增长,达到57件,这可能反映了该省在这一领域内的创新活力增强。

浙江省、上海市、湖北省、安徽省、福建省、北京市以及湖南省的专利申请量相对较低,且增长幅度较小。这些地区的专利申请量虽不如广东、江苏等地突出,但依然显示了各自区域内企业在该技术领域的研发努力。其中,浙江省和上海市的专利申请量在2020年后有所下降,这可能与其产业结构调整或政策导向有关。

综上所述,广东省和江苏省是环氧树脂胶黏剂技术领域内研发活动最为活跃的两个省级区域,它们不仅拥有较高的专利申请总量,而且展现出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而其他省份则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这一技术领域的研发工作,但总体上与前两者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分布特征反映了我国在环氧树脂胶黏剂技术领域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同时也揭示了各地区在该技术领域内的竞争格局和未来发展的潜在方向。

4. 机会分析

序号

机会名称

机会描述

生成依据

分析类型

1

环氧树脂-纳米纤维复合胶黏剂

通过在传统环氧树脂胶黏剂中加入特定比例的纳米纤维材料,如微硅粉、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酸钙和纳米白炭黑等,以提高其力学性能,特别是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这种新材料不仅具备优良的机械性能,还能适应多种恶劣环境条件下的使用需求。

1.《纳米纤维融合改性建筑结构胶制备及性能测试》指出当组合填料掺量为5%时,可以获得最佳的力学指标。
2.该文提到相较于单纯添加纳米二氧化硅,采用多成分混合填充的方式更能有效改善环氧树脂胶黏剂的各项性能。

融合分析

2

环氧树脂-蒙脱土/二氧化硅共混胶黏剂

利用表面功能化的纳米蒙脱土(MMT)与二氧化硅(SiO2)共同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旨在增强复合材料-钢结构之间的粘接力,特别是在极端条件下也能维持较高的拉伸强度和剪切强度。此配方特别适用于需要高强度连接的应用场合。

1.根据《蒙脱土/二氧化硅改性环氧胶对复合材料-钢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当MMT:SiO2=7:3且总量占1%时,试样的拉伸强度可达46.13MPa,剪切强度达12.79MPa
2.文中强调了适当浓度的功能化纳米粒子有助于分散应力集中区域,进而提升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融合分析

3

环氧树脂-纳米纤维复合材料

通过向环氧树脂中添加特定比例的纳米纤维,如微硅粉、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酸钙和纳米白炭黑等,以提高其力学性能,特别是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纳米纤维融合改性建筑结构胶制备及性能测试》指出当组合填料掺量为5%时,可以获得最佳的力学性能;当前市场上缺乏此类产品的广泛应用

技术发展

4

智能监测环氧树脂胶黏剂损伤状态系统

基于前馈神经网络或其他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一个实时监控平台,用于预测并诊断隐框玻璃幕墙及其他关键基础设施使用的环氧树脂胶黏剂的状态变化。

《基于前馈神经网络的隐框玻璃幕墙结构胶损伤状态分析》展示了如何利用FNN有效地识别不同级别的损害;尽管已有初步研究成果,但仍需更多实证研究来完善这一系统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技术发展

5

纳米MMT/SiO2改性环氧胶

通过特定比例的纳米蒙脱土(MMT)和二氧化硅(SiO2)对环氧胶进行改性,以提高其拉伸强度、剪切强度等力学性能。

《蒙脱土/二氧化硅改性环氧胶对复合材料-钢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指出当纳米MMTSiO2质量比为7:3、总添加含量为1%,试件的拉伸强度、剪切强度分别达到了46.13MPa12.79MPa,相较于纯环氧胶提升了53.2%44.85%

技术比对

6

环氧水性聚氨酯胶粘剂

开发一种新的环保型环氧水性聚氨酯胶粘剂,解决传统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存在的稳定性差和粘接性能不佳的问题。

《一种修复民族传统体育器械的水型环氧胶改性研究》提到,优化配方后制得的环氧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剥离强度可达2.47MPa,剪切强度达1.22MPa,并且在40℃以下可稳定储存至少五个月。

技术比对

5. 应用发展

5.1 技术应用前景

基于所掌握的数据,通过对当前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及竞合等多个方面的深入对比分析,环氧树脂胶黏剂技术领域在未来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从技术成熟度角度来看,环氧树脂胶黏剂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成熟度,具备了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基础。尽管相关论文发布数量有所波动,但技术成熟度始终维持在高水平,这表明环氧树脂胶黏剂在现有应用领域内具有稳定的性能和可靠的质量。未来的发展将更多地集中在应用层面的创新与优化,以满足特定行业的需求,如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对高性能材料的特殊要求。

其次,从市场需求和产业趋势看,环氧树脂胶黏剂在多个行业的应用将持续扩大。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开发更加绿色、高效的环氧树脂胶黏剂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这不仅能够满足市场对环保材料的需求,还能推动整个产业链向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材料科学的发展,对环氧树脂及其改性材料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化,以提高其性能和拓宽应用范围。

再者,从竞争格局来看,国内多个科研机构和企业在环氧树脂胶黏剂领域展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力。特别是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等机构,凭借其长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在该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这些机构的成功经验为其他机构提供了借鉴,通过加强长期规划和持续投入,可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不同机构间的合作与交流将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

最后,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省和江苏省是环氧树脂胶黏剂技术领域内研发活动最为活跃的两个省级区域。这些地区的研发活动不仅具备较高的总量,而且展现出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然而,其他省份也积极参与这一技术领域的研发工作,尽管总体上与前两者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分布特征反映了我国在环氧树脂胶黏剂技术领域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同时也揭示了各地区在该技术领域内的竞争格局和未来发展的潜在方向。

综上所述,环氧树脂胶黏剂技术领域在未来将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不仅在现有的工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将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创新与发展。

5.2 技术发展建议

综合上述分析,环氧树脂胶黏剂技术领域在未来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鉴于此,我们针对适用对象(假设为一家专注于环氧树脂胶黏剂生产和应用的企业)提出以下技术发展建议:

1.加强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鉴于环氧树脂胶黏剂技术已达到较高的成熟度,但仍有改进空间,建议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尤其在改性和优化固化条件方面。具体来说,可以开发新型固化剂,以提升胶黏剂的综合性能,特别是增强其力学性能和剪切强度。此外,利用先进的改性技术,如纳米改性、功能化改性等,以满足特定行业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如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2.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鉴于环保意识的增强,开发更加绿色、高效的环氧树脂胶黏剂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企业应积极采用环保原材料,优化生产工艺,减少有害物质排放,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同时,开发生物基或可降解的环氧树脂胶黏剂,以响应市场对可持续材料的需求。

3.建立长期规划与合作机制

借鉴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等领先机构的经验,企业应制定长期研发规划,持续投入资源,保持技术积累和创新动力。此外,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共同推进关键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进程。

4.拓宽市场应用领域

鉴于环氧树脂胶黏剂在多个行业的广泛应用,企业应积极探索新兴市场,如新能源、医疗健康、智能穿戴设备等。通过与下游应用领域的紧密合作,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开发定制化解决方案,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区域合作与资源共享

鉴于广东省和江苏省在环氧树脂胶黏剂领域的研发活动最为活跃,建议企业考虑与当地科研机构和同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资源,协同创新。这不仅有助于获取最新的技术动态和市场信息,还能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

通过上述措施,企业不仅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还能推动环氧树脂胶黏剂技术的持续进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声明


本报告所涉及学术信息、组织信息、专利信息等,均来自公开网络或第三方授权。本着严谨科学的原则,科易网尽可能收集与分析有关的必要信息,但不保证信息充分及准确:使用人应知悉,公开信息错误及未知信息可能影响结论的准确性。如相关权利人发现信息错误,可与本报告发布人或制作人联系。
本报告中的分析、判断和结果受时间、范围等限制条件及相关假设条件的限制,报告使用人应当充分考虑假设、限制条件、特别事项说明及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本报告不提供法律性、专业性的意见或建议,也不是基于法律性或专业性观点而作出的, 如须获得专业建议请咨询相关专家。
科易网拥有并保留本报告著作权等相关权利。转载、引用等应取得科易网同意。

内容均由AI生成仅供参考!

关键词:环氧树脂,黏剂,报告,关键词
相关文章
  • 一种由菌糠获取可转化底物的方法成果分析报告
    底物,成果,报告,目的
    2025-07-21
  • 一种用于蛋白质功能预测的层级多标签分类方法成果分析报告
    蛋白质,层级,成果,报告
    2025-07-21
  • 一种食蟹猴肝癌模型及其建立方法成果分析报告
    食蟹,肝癌,成果,报告
    2025-07-21
新材料与极限技术

关于新材料与极限技术”领域的情报快讯、技术分析、产业分析等资料参考

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