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政府应如何借助AI大数据来赋能知识产权运营的服务能力
2025-08-01 245
观点作者:科易网AI+技术转移研究院

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阶段,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以科技成果转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生成一文中明确指出,畅通科技成果转化的诸多环节,推动更多原创性和颠覆性成果从高校院所走向市场、从实验室走向一线企业,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主线。在这一过程中,知识产权作为科技成果的核心载体,其运营服务能力的提升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关键作用。

数据显示,我国知识产权数量持续增长,但质量和价值转化能力仍有待提高。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截至2024年底,我国发明专利拥有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但专利转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特别是在区域层面,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资源分散,难以满足创新主体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这一问题在欠发达地区尤为突出,制约了区域创新协同发展。

问题分析:
当前政府在知识产权运营服务能力建设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

1.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不完善,缺乏科学、客观、高效的评估方法。传统评估方式主要依赖人工经验,主观性强、效率低下,难以满足批量评估需求,导致大量"沉睡"专利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特别是在区域层面,缺乏专业的评估人才和标准化的评估工具,影响了知识产权价值的准确评估。

2. 知识产权供需对接机制不畅,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一方面,高校院所拥有大量科研成果但缺乏市场化导向;另一方面,企业技术需求难以精准匹配到合适的知识产权资源,造成资源浪费和转化效率低下。这一问题在区域创新生态中尤为明显,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和资源对接平台。

3. 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区域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在知识产权服务资源、专业人才、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制约了区域创新协同发展。特别是在县域层面,知识产权服务能力薄弱,难以满足当地企业和创新主体的需求。

4. 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模式单一,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创新主体多样化需求。现有服务多以基础性、事务性服务为主,缺乏高附加值的增值服务,难以满足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需求。这一问题在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中尤为突出,需要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

模式创新:
面对上述问题,政府应积极借助AI、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构建基于大数据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通过整合专利数据、市场数据、技术数据等多源信息,运用人工智能算法,构建科学、客观、高效的专利价值评估模型。该模型可以从法律稳定性、技术创新性、市场应用潜力等多个维度对专利进行量化评估,为知识产权运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开发专利技术快筛系统,支持对批量技术专利进行客观评分和排序,提高评估效率和准确性。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开通评估评价数智应用系统使用权益、提供评估评价数智管家服务、配置评估评价智能体或开发评估评价数智平台等方式,满足不同主体的需求。

2. 建立智能化知识产权供需对接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度挖掘企业技术需求和高校院所科研成果,构建需求与资源的智能匹配机制。通过企业需求分析系统,识别企业现有优势与不足,挖掘潜在技术需求;通过解决路径分析,提供自主研发或对外合作建议;通过智能搜索功能,实现技术资源的精准匹配和高效配置。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开通需求挖掘数智应用系统使用权益、提供需求挖掘数智管家服务、配置技术需求智能体或开发技术需求数智平台等方式,提升供需对接效率。

3. 提升区域知识产权服务能力。通过建设区域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实现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平台应具备企业创新能力分析、企业综合能力分析、企业快筛等功能,为区域知识产权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开通企业分析数智应用系统使用权益、提供企业分析数智管家服务、配置企业分析智能体或开发企业分析数智平台等方式,提升区域知识产权服务能力。

4. 打造全链条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围绕专利整合、加工、配置、转化全流程,构建涵盖情报信息、价值加工、供需智配、知产转化、知产合作等环节的综合性服务枢纽。引入知识产权智能体'>知识产权智能体,如专利情报智能体、价值评估智能体、技术需求智能体、企业分析智能体等,提供智能化、便捷化的服务体验。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提供知产服务数智管家服务、配置知产服务智能体或开发知产服务数智平台等方式,打造全链条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

5. 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与产业深度融合。针对不同产业特点和发展需求,开发专业化知识产权服务解决方案。例如,在文旅产业领域,可融合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建设产业咨询服务模块,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在医疗健康领域,可围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数智创新工具应用等,搭建连接科研与市场的桥梁;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可聚焦专利价值评估企业需求挖掘等,提升知识产权运营服务能力。

实施路径:
为有效推进上述模式创新,政府可采取以下实施路径:

1. 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基于AI大数据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2. 加大政策支持,出台相关激励政策,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运用AI、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

3. 推动标准建设,制定知识产权服务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等环节的技术标准,促进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

4. 强化人才培养,加强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能力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5. 构建开放生态,鼓励产学研用各方协同创新,共同推动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模式的创新和应用。

通过上述举措,政府可以有效借助AI大数据技术,赋能知识产权运营服务能力提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5-08-01
关键词:成果转化,科技创新
相关文章
  • 市场竞争加剧如何破局?科技管理部门可借助创新要素智能配置系统实现AI驱动的产业链现代化升级
    成果转化
    2025-10-17
  • 在伴随“人工智能+”行动实施下,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如何利用科技成果智能评价系统实现产业集聚度与对外辐射力?
    成果转化
    2025-10-17
  • 面对服务产品趋同,技术转移服务公司如何通过AI技术转移操作系统实现智能化运营水平?
    成果转化
    2025-10-17
科技成果转化

面向政府、园区、企业、高校等提供专业解决方案和服务,助力成果转化落地,增强科技供需对接。

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