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M系列自研处理器如期上新了,但不是M1X,也不是M2,而是一口气两款,M1 Pro、M1 Max。
原有的M1 5nm工艺制造,160亿个晶体管,集成四大四小八个CPU核心、八个GPU核心、16个神经引擎AI核心,支持统一内存架构。
先来看M1 Pro,依然采用5nm工艺,晶体管数量多达达337亿个,其中CPU核心来到十个,包括8个大核心、2个小核心。
其中,大核心采用超宽流水线架构,每个核心还是192KB一级指令缓存、128KB一级数据缓存,共享二级缓存随着核心数翻番至24MB。
小核心为宽流水线架构,每个核心继续128KB一级指令缓存、64KB一级数据缓存,二级缓存4MB,平均每个核心翻了一番。
GPU部分所有规格直接翻番,16个核心,2048个执行单元,支持最多49512个并发线程,浮点性能5.2TFlops,纹理填充率1640亿每秒,像素填充率820亿每秒。
还是统一内存架构,总容量达32GB LPDDR5,256-bit位宽,200GB/s高带宽和低延迟,并采用了苹果设计的定制封装,CPU部分直接访问系统内存,GPU部分有自己的显存。
神经引擎还是16核心,另有独立的媒体引擎,支持硬件加速H.264、HEVC ProRes/ProRes RAW视频编解码,支持多个4K、8K ProRes视频流。
其他还有支持双屏输出、雷电4、安全加密等。
性能方面号称拥有业界领先的能效比,CPU性能在30W功耗上是传统八核心笔记本处理器的1.7倍,GPU功耗在同等性能下比独立移动显卡低70%。
再看M1 Max,它也是5nm工艺,晶体管数量进一步增加到570亿个,CPU核心还是八大二小共10个,神经引擎核心还是16个。
GPU图形核心再次翻番到32个之多,性能也全部翻倍或者接近翻倍:执行单元4096个,并发线程最多98304个,浮点算力10.4TFlops,纹理填充率每秒3270亿,像素像素填充率每秒1640亿。
统一内存容量也翻倍到64GB LPDDR5,带宽加倍来到512-bit 400GB/s,依然是苹果自己设计的定制封装。
此外支持多达四屏输出,继续有雷电4。
性能方面,苹果宣称CPU性能在30W功耗上是传统八核心笔记本处理器的1.7倍,对比此前MacBook Pro里的酷睿i9高出2倍。
GPU性能对比MacBook Pro此前使用的Radeon Rro 5600M高出了足足4倍(M1 Pro也高出2.5倍),而且无论插电还是电池都保持一致,对比电池状态的传统笔记本显卡性能高出足足2.5倍,而功耗对比高端笔记本显卡低了足足100W。
还有机器学习性能,号称是Intel酷睿i9处理器的3-20倍!
另外,NBC整理了单精度浮点性能指标如下:
M1 8核 = 2.6 TF
M1 Pro 14核 = 4.5 TF
M1 Pro 16核 = 5.2 TF
M1 Max 24核 = 7.8 TF
M1 Max 32核 = 10.4 TF
换言之,满血的M1 Max GPU核心,在浮点性能层面,居然可以和RTX 2080桌面显卡(10.07TF)叫板,或者或相当于一台PS5主机(10.28TF)。
更夸张的是,搭载M1 Max的16寸MacBook Pro有着21小时的超长续航。
苹果将一款移动SoC处理器的图形性能做到了高端独显的水平,技术能力十分了得,然而在强大的性能背后,M1 Pro/Max可能达不到游戏玩家的期待,因为它空有强悍的理论性能,玩游戏并不适合。
根据研究机构的对比,在Steam上排名TOP50的游戏中,苹果的M1 Pro/Max芯片不支持的就有27款,包括热门的PUBG吃鸡、GTA5等等。
当然,这事也不难理解,苹果在发布会上也没有提及多少游戏性能,M1 Pro/Max两款芯片也不是为游戏而生的,更专注于视频剪辑等内容创作应用,适合生产力平台,不适合游戏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