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氢燃料电池-602-如何理解现有的液态储氢介质?
2022-01-11 797

 文[601]阐述了如何选择储氢介质是液态储氢的关键,而且指出烯烃、炔烃、芳烃等不饱和液态有机物可以作为储氢介质,该方式的缺点是脱氢温度高效率低能耗大。

      文[No.197]指出:评价储氢技术的主要指标是单位质量的储氢密度(wt%),定义为:储氢单元内所储氢的质量与整个储氢单元的质量之比并乘以100%。国际原子能机构IEA对未来新型氢化物的标准(储氢量>5wt%)。

       芳烃和环烷系统是最早研究的化学储氢有机液态储氢介质体系,芳烃的优点是:①加氢能耗低;②储氢密度高(6.2-7.3%>5%),缺点是:①脱氢温度高(≥210℃);②脱氢催化剂易结焦失活;③实用性较差。关于芳烃缺点的研究,可以在芳环中引入氮杂原子。

       1,2-B,N-环己烷的理论储氢密度达7.1%,较低温度(150℃)时,氢气释放来自-BH2-NH2-,释放后尽管实际储氢密度只有4.7%,但3-甲基-1,2-B,N-环戊烷依靠过渡金属催化剂,取得了不高于80℃的脱氢反应,而该温度基本可以满足实用化需要。显然,这是液态有机储氢的新思路。


关键词:燃料电池,液态,储氢
相关文章
  • 液态有机储氢技术发展分析报告
    液态,有机,储氢,报告
    2025-06-25
  • 2025年5月液态有机储氢学术动向
    液态,有机,储氢,学术
    2025-06-17
  • 燃料电池双极板技术发展分析报告
    燃料电池,极板,报告,扮演着
    2024-12-24
短平快之氢燃料电池

关于燃料电池的疑问,到我这里找答案吧!

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