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玉林市福绵区创新开展“才聚福绵 共创发展”系列活动,深入实施人才“磁力工程”,培育了一批“名师”“名医”“名匠”人才队伍,为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大的人才力量。
搭好平台储“名师”,增强教育教学推动力
“此次的清华伟新云课堂培训让我们拓宽了思路,使我们探索更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福绵区新桥镇第二初级中学教师陈宁信心满满。近日,福绵区组织一线校长、教师900余人,收看清华云课堂直播“‘双减’背景下的学校高质量发展”课程。这是福绵区利用与清华大学合作建立的“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广西福绵远程教学站”开展“名师”培育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福绵区以教学站为平台,坚持推送优质教学课程,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培养了中级以上职称教师人才2039名,涌现出了“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姚秋芳、“自治区优秀教师”陈宁等优秀“名师”。
聚焦专业育“名医”,增强医护水平攻坚力
今年年初,福绵区各医疗卫生机构的43名医务人员以丰富的工作经验、扎实的操作技术出色完成了各项疫情防控任务。近年来,福绵区印发实施《福绵区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实施方案》《福绵区乡村医生培训实施方案》等多项“名医”人才培养引进、评价激励政策,有效推动了“名医”队伍壮大、素质提升、结构优化,累计培育高级职称医务人才51名,中级职称人才163名。
立足校企引“名匠”,增强科技创新引领力
今年1月,福绵区引进自治区级纺织服装技能大师吴丁丁专家团队开展纺织人才培训,努力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训机制。同时,还与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多家院校达成政校企战略合作项目,建立了“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玉林市校企合作人才就业和培训基地”等3个人才创业创新平台,累计培育纺织行业人才243名。(王日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