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项背景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年发病率为1.1%~3.3%,患病率为1.7%~4.7%,人群中约有10%的人患过本病。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是目前世界上最畅销的治疗消化性溃疡药品,其机理是通过抑制胃壁细胞H+-K+-ATP酶来抑制胃酸分泌,起到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奥美拉唑制剂的活性成分为C17H19N3O3S,性质极不稳定,在一定光照、温度、湿度、酸性条件下易分解变质,因此制备储藏稳定,耐酸性好的奥美拉唑肠溶微丸是生产其有效制剂的关键。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原研厂家是阿斯利康公司,但制备奥美拉唑肠溶微丸的原理是将奥美拉唑原料和适当辅料制成均匀、稳定的肠溶性球型微丸再灌入胶囊中,工艺极其复杂,此技术国内尚属空白。 上世纪90年代国内有三十多家制药企业获得生产批准文号,生产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但是一直没能掌握其核心技术,产品疗效不佳,因此该产品长期依赖进口,成本居高不下。当时国内有两家企业授权采用国外专利技术生产奥美拉唑微丸,其他企业是依靠进口该微丸分装胶囊。2010年阿斯利康公司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商品名:洛赛克)中国市场销量25亿元人民币,但是其价格长期保持173元/盒(14粒)。 进口奥美拉唑微丸存在如下问题:(1)药品有效期没有保证,进口微丸要历经漫长的运输和海关过程,占用了药品有效期时间,且在运输途中贮存条件没有保证,有时微丸在运输途中已变质;(2)进口奥美拉唑微丸价格昂贵,导致药品价格高;(3)由于国外生产企业未经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可,进口奥美拉唑微丸分装成胶囊在国内销售存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风险。基于上述原因,自主研发奥美拉唑微丸工艺技术势在必行。 自2005年我们对奥美拉唑肠溶微丸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攻关,通过小试、中试、质量研究、临床试验,发明了包裹中间隔离包衣层和肠溶衣保护层含活性药丸芯制备技术,开发出优于原研厂家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2.主要技术创新点 (1)发明了奥美拉唑肠溶微丸的处方,建立内层为活性含药丸芯、中间为隔离衣层、外层为肠溶衣保护层三层结构模型,提高奥美拉唑的释放度,增强药品的稳定性,提高了奥美拉唑的生物利用度;(2)发明了奥美拉唑肠溶微丸的独特制备工艺,以原料与辅料直接制备活性含药丸芯,不需要空白丸芯,减少了工艺步骤,提高了原料的稳定性,降低了85.1%的成本,产品价格仅为进口的15%;(3)通过发明的技术,提高了质量标准,产品关键指标耐酸力和释放度高于国家标准10%,超过了国外原创水平。 2008年10月,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奥美拉唑肠溶微丸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0610136867.5)。 本品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征。本技术生产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因疗效出众、价格实惠,深受广大医生、患者青睐。2010年底外国原研厂家决定退出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中国市场。 自投产以来本产品已累计生产320批,实现新增产值5.8亿元,创利税1.3亿元,为国家节约外汇415万美元,占据了同类市场的30%的市场份额。2010年新增产值2.25亿元,新增利润2764.2万元,新增税收1622.8万元。 我们还计划申请奥美拉唑微丸中间体的生产批文,将此项技术转让给更多厂家,提升整个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生产技术水平,扭转国内企业长期对该中间体依赖进口的局面。本专利技术已在中国药科大学、复旦大学等20多个单位应用,并直接提供了200个就业岗位。 本课题获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