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情

脑积水外科治疗方法的改进与临床应用

专利类型: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同类技术:
合作案例:
是否有样品或样机:
交易价格: -
转让方式: -
技术领域: 天然药物生物合成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院
技术详情
简介
1964年3月12日-2004年10月10日,由山东省科技厅立项资助,进行了研究。一、结果:(一)自1963年-1964年,研制成功快速细孔钻颅器并应用于临床,是一种微侵袭钻颅手术器械。(二)近40年来,应用快速细孔钻颅,脑室体外引流术治疗各种急性脑积水5000余病人(包括脑室造影者),并在省内外广泛推广应用。据不完全统计其病例数已达数万人次,基本取代了传统的Dandy’s钻颅术。快速细孔钻颅,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三)1972年,应用快速细孔钻颅,脑室体外引流术加腰穿加压注液,治疗急性枕大孔疝,获得成功后,至今仍在国内推广应用。(四)侧脑室-幕上池分流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达到了一次手术完成肿瘤切除、透明隔造瘘及侧脑室-幕上池分流手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五)1996年2月与普外科医生共同完成了首例电视腹腔镜下“套管式”侧脑室-肝膈间隙分流术治疗脑积水,至2003年完成42例,术后并发症明显下降。该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时,可将分流管腹腔端置入多孔套管内,减少了分流管腹腔端的堵塞机会,还由此三次改进了引流管腹腔端的固定方法。(六)1998年开展了脑室镜治疗脑积水。手术效果良好,无并发症。脑室镜与腹腔镜联合应用治疗脑积水,两者互相取长补短,特别是在不能确定脑积水的类型时,既可行脑室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或/开口透明隔造瘘术、脉络丛电凝术,又可行腹腔-肝隔间隙分流术。(七)侧脑室-肝隔间隙分流术是常规手术下将分流管腹腔端置于肝隔间隙,需要较大的腹部切口,对病人造成的创伤大,感染率高,不利于病人的恢复。1996年开始,不断改进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并且将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与常规脑室—腹腔分流手术进行了对比观察,提出前者明显优于后者。二、推广应用:发表论文近30篇,研究内容先后被《神经科手册》(1975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等多部著作收录引用。1987年,中国医疗队将快速细孔钻颅术传播到坦桑尼亚,还有省内外600余名进修生,进行了推广应用。培养研究生8名。
相关技术标签
  • 复方竹节参片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动脉粥样硬化
  • 抗肿瘤疗效
  • 胰岛素
  • 谷氨酰胺
  • 慢性肾功能不全
  • 食管癌
  • 内皮细胞损伤
  • 微创法
相关成果推荐
  •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的保护作用
    医院
  • 芍药苷调控生物钟基因抗抑郁症作用的机制研究
    医院
  • 肘部重力按摩法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
    医院
  • 鹿茸Ⅰ型胶原介导间质干细胞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研究
    医院
您可能需要
  • 解决技术难题
  • 储备技术项目
  • 对接技术专家
  • 技术人才引进
咨询客服
联系技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