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前后主要理化指标:检测项目:pH;处理前:5.5;处理后:5.5;去除效率(%):无。检测项目:澄清水相的相对密度(g/ml,25℃);处理前:1.00;处理后:1.00;去除效率(%):无;检测项目:外观颜色;处理前:棕黄色;处理后:淡黄色;去除效率(%):88.0;检测项目:悬浮固形物(mg/L);处理前:4950-10000;处理后:0;去除效率(%):100;检测项目:溶解固形物(mg/L);处理前:3770;处理后:2500;去除效率(%):34.0。处理目标和基本工艺原理:首先采用化学絮凝技术将废水中的悬浮固形物(主要是粒度极细的金属铜末)沉降并回收以后,再视需要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将废水中的有机物(主要是有机胺类化合物)部分除去并回收,最终使处理以后的废水达到(或基本达到)回用于生产或外排的要求。处理工艺的原理简单有效,首先在附有机械搅拌器的絮凝沉降器中定理加入特种絮凝沉降剂(大约60-100g/M<'3>废水),搅拌均匀并沉降10-60min,即可将废水中难于沉降的极细铜末完全沉降并分离,将其烘干即可作为产品出售。经除去悬浮物的废水可以达到回用于生产的基本要求。如果需要降低其中有机物的浓度,可以考虑选择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处理。主要设备的投资概算:主要设备:絮凝沉降器;技术要求及数量:附搅拌器;估价(万元):1.50;主要设备:配料器;技术要求及数量:附搅拌器;估价(万元):1.50;主要设备:离心机;技术要求及数量:3000转/min;估价(万元):2.00;主要设备:烘箱;技术要求及数量:100-200℃;估价(万元):0.50;主要设备:投资概算;估价(万元):5.50;技术经济指标和效益预测:项目:絮凝剂消耗;/M<'3>废水:60-100g;元/M<'3>废水:1.50-2.50;累计成本(元/M<'3>废水):1.50-2.50;项目:电力消耗;/M<'3>废水:1-2度;元/M<'3>废水:0.60-1.20;累计成本(元/M<'3>废水):2.10-3.70;项目:工资成本;/M<'3>废水:0.5工时;元/M<'3>废水:15;累计成本(元/M<'3>废水):17.10-18.70;项目:设备折旧成本;/M<'3>废水:10年折旧期;元/M<'3>废水:2.00-4.00;累计成本(元/M<'3>废水):19.10-22.70;项目:回收铜末;/M<'3>废水:-7.5kg;元/M<'3>废水:150(以20元/kg计);项目:经济效益;以日处理废水10M<'3>计,赢利128元/M<'3>废水,或38万元/年。回收铜末的组成分析:处理条件:120℃烘至恒重;处理前铜末试样重量:5.5330g;处理后铜末试样量:5.4320g;分析结果:可挥发物含量1.8%;处理条件:1molHCl处理;处理前铜末试样重量:2.3750g;处理后铜末试样量:1.7040g;分析结果:铜含量69.8%;处理条件:丙酮溶解处理;处理前铜末试样重量:2.2217g;处理后铜末试样量:2.1761g;分析结果:有溶有机物0.3%;处理条件:结论:回收铜末的铜、锌合金含量为97.9%,杂质含量为2.1%,挥发物1.8%,有机物0.3%,完全符合质量要求。回收铜末粒度分析:采用高倍显微摄影方法对从该废水中分离回收的铜末进行了粒度分析。初步估算回收铜末中大约50%的铜末粒度的300-1000nm范围,其余粒度在1-20μm范围。按照几何光学原理,粒度接近可见光波长范围(400-700nm)的微粒将失去材料本身的反射光颜色,以至于这部分铜末并不表现金属铜的光泽,但是这部分粒度接近纳米级的铜末将具有更高的潜在用途和难于估量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