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情

高产优质早熟杂交玉米“滇超甜2号”的选育及应用

专利类型: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同类技术:
合作案例:
是否有样品或样机:
交易价格: -
转让方式: -
技术领域: 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与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
技术详情
简介
滇超甜2号是由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玉米育种研究室主要利用引自美国、台湾等地的优良超甜玉米种质资源,经改良后自交分离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自交系组配的超甜玉米单交种,组合为ME18×TB1。2004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滇审玉200404号)。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210厘米左右,穗位高70厘米左右,总叶片数18片,矮秆早熟,春夏季从种到收盖膜80天左右成熟,秋冬季90~100天,早熟性十分突出。果穗平均长19.0厘米,粗4.4厘米,大小匀称美观,不秃尖,穗行数14行左右,单果净重230克左右。出籽率80%左右,在口感品质上具有甜、香、脆、嫩、滑等独特的风味。亩产鲜果穗1200kg左右。主要技术创新点 超甜玉米种质改良和创新利用"滇超甜2号"的母本来自1996年从美国引进的一个群改种,该群改种聚集了热带、亚热带、温带、高山及低地等许多不同生态类型品种的、十分复杂的血缘。TB1是从由广东引进来自台湾的一个综合品种分离出的自交系。建立了超甜玉米标准化繁育制种技术体系技术要点:双亲育苗移栽;苗期重点防治螟虫;全田、全程人工授粉;种植采粉区。建立超甜玉米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技术要点:选地整地 ;育苗移栽;重施有机肥;早防螟虫;拔分蘖株。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1.经济效益2011~2013年,该品种在玉溪、楚雄等地的推广面积累计达到26.62余万亩,新增产量43691.40吨,新增产值17375.96万元。三年杂交制种面积累计2000亩左右,制种产量18万公斤左右,获益约1080万元。以外省、外国种子均价400元/公斤估算,三年仅种子就为农户节约5400万元。滇超甜2号平均亩产1000~1200公斤,单价3~3.5元,产值3000~4200元,利润2400~3600元,三年推广的26.62万亩相当于133.1~212.96万亩普通玉米面积,种植者共获利6.3888~9.5832亿元。种植超甜的利润是普通玉米的5~8倍。生态效益甜玉米籽粒被苞叶层层紧裹,十分干净卫生。在病虫害方面,拔节后几乎不再用药。在土壤、水源无污染的情况下只需注意流通、加工及销售环节的环保卫生即可,产品极易达到A级和AA级绿色食品的要求,生态效益十分显著。生产中重施有机肥对提高土壤肥力,改善耕性,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社会效益早熟的特点促进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大面积栽培可带动速冻果穗及粒用罐头等进一步的深加工,深、精加工潜力巨大,既可提高产品附加值,又可带动储存、包装、物流、期货等产业的配套发展,解决一定的劳动力就业,实现社会和谐。
相关技术标签
  • 风湿
  • 伤寒
  • 古方
  • 药酒
  • 风湿疼痛
  • 技术改良
  • 散剂
  • 食材
  • 天然药物
  • 食道
相关成果推荐
  • 自动蔬菜移栽机
    蔬菜、食用菌及园艺作物种植
  • 一种海棠果粉的生产工艺及相关产品开发
    水果种植
  • 水稻——丰田优553
    谷物种植
  • 玉米——桂单0810
    谷物种植
您可能需要
  • 解决技术难题
  • 储备技术项目
  • 对接技术专家
  • 技术人才引进
咨询客服
联系技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