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情

创新开展妇科泌尿和神经泌尿的临床治疗及应用推广

专利类型: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同类技术:
合作案例:
是否有样品或样机:
交易价格: -
转让方式: -
技术领域: 生物治疗技术和基因工程药物
应用领域: 医院
技术详情
简介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涉及尿控的工作,是国内最早从事此领域的医院之一。本世纪初开设排尿异常门诊,05年开设妇科泌尿/神经泌尿专科门诊,经过泌尿外科几乎近两代人坚持不懈、辛勤探索的努力,目前妇科泌尿/神经泌尿亚专科已初具规模,临床工作成绩显著,无论从覆盖疾病的数量或广度上,还是诊疗新技术运用的效果上都居国内领先地位。 本课题组历时10余年,对妇科泌尿和神经泌尿的外科手术方式进行创新与改进,率先开展以整合妇科、神经、泌尿外科为主的亚专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创新点如下: (1)女性盆底脏器脱垂的微创治疗手术方式的规范、创新并推广,显著提高该类疾病的治疗效果并降低手术并发症。 国内率先开展经阴网片置入盆底重建手术探索,倡导标准的阴式盆底重建手术技术,显著提高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手术治疗效果,成功开展近300例各式经阴盆底重建手术,将手术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解剖恢复率由普片的60~90%提高到99%,使其解剖重建的功效最大化。于国际上率先提出保留阴道壁血供的分离技术并以此内容参与国际会议交流,详细解释了术后网片暴露的成因及术中预防措施,将其术后远期网片阴道壁暴露的概率由普片的10%以上降低至1.1%,将术后再次手术的概率由普片的11~14%降低至4.0%,将术后发生性生活疼痛的概率由15%降低至0,杜绝了妇女因手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而被迫戒绝性生活的情况,使其功能重建的功效最大化。上述成果为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手段。该项手术在本科室应用期间,接受国内数十家同等级别医院的专科进修人员,为我国两广地区、华中地区、西北地区和四川省内培养高级别妇科泌尿手术医师40余人;通过学术交流、手术交流等方式向同等级医疗单位的妇产科介绍规范的盆底重建手术技术,使其得到推广;目前盆底重建手术水平国内领先,参与编写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尿失禁与盆底功能障碍研究生教材等,在多个层次上推进盆腔脏器脱垂的治疗,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意义。 (2)吊带术(sling)个体化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疗效极佳。 采用的个体化治疗措施,使患者的术后满意度达到100%,3年客观治愈率达90%以上,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累计已施行该项治疗达1000多例次)。根据年龄、BMI、MUCP尿动力学参数及术者经验等因素选择不同sling术式,提高手术成功率(The Kaohsiung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30(3):139~145,2014,中华泌尿外科杂志,5:326~329,2011)。国内首家开展TVT-A及TVT-E,目前完成病例约300余例。由于贡献突出,课题组长沈宏教授在2011年10月获全国泌尿外科学术年会尿控学组最高奖-“大禹奖”。 (3)经阴膀胱阴道瘘修补手术技术的实践和创新,针对尿道毁损后的尿流改道手术方式的探索。 国内较早开展阴式膀胱阴道瘘、尿道阴道瘘修补手术,提出修补阴道壁优于修补膀胱壁的观念并应用于手术。至今开展膀胱或尿道阴道瘘修补手术100余例,为国内开展经阴膀胱瘘修补手术量最大的单位之一,手术经验丰富,一期修补成功率在80%以上,二期修补成功率接近100%。同时,阴式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特点,直接给患者带来利益。对于少数因外伤导致尿道毁损、膀胱阴道瘘的患者,我们率先开展Mon-ti Channel可控尿流改道手术,既解决了患者尿道毁损后长期带管或漏尿的痛苦,又避免了长期使用集尿袋给生活带来不便,至今以开展十余例,手术效果良好,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社会功能与常人无异。 (4)神经源性膀胱的系统化治疗。 10年来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近300例,治疗方式由最初单一的留置导尿和膀胱造瘘更新为个体化的清洁间歇导尿配合药物治疗,是全国最早普及清洁间歇导尿的单位。药物治疗由最初单一的M受体阻滞剂更新为高选择性的M受体阻滞剂大大降低了药物副作用,配合α受体激动剂/阻滞剂,M受体激动剂,更加个体化的治疗不同类型患者的不同症状。手术治疗:不断改进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手术方式,降低手术并发症;引进了国外新的理念,运用A型肉毒素(BTX-A)膀胱壁注射用于治疗神经源性逼尿肌反射亢进和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该治疗方式安全有效无严重副作用或并发症,10年来共计完成35例神经源性膀胱的BTX-A注射,有效率约60%~80%。 小儿神经源性膀胱(<14周岁)多系先天脊髓脊柱畸形,其特点为容易诊断,同时也因患儿尿失禁的临床症状与长期的肾功能损害不相关而延误治疗,我们主张出生后及尽早采用间歇导尿,早期手术治疗保护肾功能提高患儿生存质量,使患儿能够长期生存。10年来我们共计手术治疗小儿神经源性膀胱18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或不良事件,极大的改善了患儿的生存质量延长了患儿的生存时间,其中一例患儿(女)现已结婚生子。 除此外遵循从无创到有创的原则,结合患者综合情况制定个体化膀胱管理方案,督促患者定期、终生随访,并根据病情进展不断调整治疗方案及随访方案。
相关技术标签
  • 复方竹节参片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动脉粥样硬化
  • 抗肿瘤疗效
  • 胰岛素
  • 谷氨酰胺
  • 慢性肾功能不全
  • 食管癌
  • 内皮细胞损伤
  • 微创法
相关成果推荐
  •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的保护作用
    医院
  • 芍药苷调控生物钟基因抗抑郁症作用的机制研究
    医院
  • 肘部重力按摩法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
    医院
  • 鹿茸Ⅰ型胶原介导间质干细胞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研究
    医院
您可能需要
  • 解决技术难题
  • 储备技术项目
  • 对接技术专家
  • 技术人才引进
咨询客服
联系技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