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几年来,嵌入式系统发展迅速,成为加快发展高新行业,改造提升传统行业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嵌入式软件是嵌入式系统的灵魂,但主流的商用嵌入式软件平台中,国外品牌占统治地位,从国家战略目标与产业发展来看,研制自主的嵌入式系统软件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项目组从21世纪初就开始从事嵌入式系统软件平台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为了推动中国嵌入式软件产业跨越式发展,在多项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的支持下,针对现有的国内外嵌入式系统软件平台难以满足跨行业应用、开发效率较低等问题,项目组提出了子构件体系架构(SMART架构),采用构件或者细粒度子构件为基本单元,针对跨行业嵌入式系统产品的特点,以高可靠、强实时、低功耗为出发点,研发了可定制、可裁减、易使用、子构件级重用的跨行业嵌入式软件平台SMART。该项目研发的SMART平台包括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软件集成开发环境及丰富的跨行业构件库,取得如下技术创新:1.提出了子构件体系架构,使嵌入式软件平台具备良好的可配置性、可重用性、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并基于此,研发了一个强实时、微内核、低功耗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为各类构件的高效可靠协同运行提供了基础平台。2.提出并实现了全系统模拟器产品族产生式开发模型,大大简化了全系统模拟器开发模型,使嵌入式软件开发在方法和手段上取得了突破。3.提出并实现了嵌入式数据库分布式节能存储技术,同时,利用自主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优势,在内核态改变事务优先级,达到嵌入式数据库性能和功耗上的最优。4.提出并实现了多模构件化通讯协议栈、面向中低端移动设备的音视频编解码、面向无线网络环境的视频容错及码率控制等核心算法,保证了不同硬件能力及网络情况下嵌入式视频编解码的质量,具有很强的自适应性和通用性。该项目的技术创新集中体现在项目组作为第一单位主持制订了国内第一个嵌入式软件国家标准,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3项,获得56项软件著作权,发表109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并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项目总体技术于2006年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成果已成功应用于特种车辆、装备制造、机电一体化产品、数字家电、文物保护、军工及传统行业,已在百余家行业优势企业中应用,形成了特种工程车、护理机器人、割草机器人、智能集成环保灶、电子提花机、地毯机、智能支付终端、无线环境监测终端及军工等一批国内、国际技术领先的产品。仅据部分应用企业的统计,近三年累计新增产值超24亿元,新增利税超6亿元。该项目成果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通过对传统产品的嵌入式创新或者改造,节省研发投入,增强了产品竞争力,提升了行业竞争力,对中国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