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情

鲜食优质早实核桃新品种‘清脆’的选育及应用

专利类型: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同类技术:
合作案例:
是否有样品或样机:
交易价格: -
转让方式: -
技术领域: 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与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简介
一、任务来源: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项目名称 “优质早实核桃新品种选育”,编号为11220103D-2,项目起止时间为2011-2013年。承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二、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1.应用领域:果树科学领域 2.技术原理:本研究针对我国核桃品种选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成熟期和不同贮藏条件下种仁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变化等基础研究入手,通过资源调查,高接扩繁,物候期观察,生物学特性调查,坚果品质鉴评,优质苗木培育,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等,为我省及我国的推出了市场竞争力强的鲜食核桃优良品种。 三、性能指标 1. 性能指标:项目要求完成的主要技术与经济指标有(1)鉴定早实优质核桃新品种1个;(2)新品种3年结果,5年生亩产60kg以上,适应河北省及同类地区栽培;(3)试验总结出了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 2.实际进展情况:项目按照既定要求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各项任务指标。 本课题组从2001年确定育种目标,通过初选、复选、决选、区域试验等选育了鲜食优质早实核桃新品种‘清脆’。清脆核桃结果早,坚果缝合线紧密,种仁颜色黄白,鲜食品质优良,适应性、丰产性及抗逆性均很强。清脆核桃第三年开始结果,5年生亩产65公斤。本项目通过对清脆核桃品种的高接扩繁,物候期观察,生物学特性调查,鲜食品质鉴评,优质苗木培育,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等,为我省及我国的推出了市场竞争力强的鲜食核桃优良品种。清脆核桃已引种河北省赞皇、定州、迁西、迁安等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实施以来,发表文章4篇,培养研究生2人,培训果农800人次,显著提高了项目区果农的科技水平,增加了果农收入。 四、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1.首次提出了鲜食核桃的选育目标:个大(坚果三径平均大于35 mm),易取整仁,易去涩皮,低脂肪,口感香甜清脆,鲜贮期长。 2.育成了鲜食型优质早实核桃新品种’清脆’,鲜果长圆形,纵径55.19mm,横径48.26mm,棱径46.83mm,平均单果鲜重63.7g,坚果出仁率56.4%,脂肪含量38%,蛋白质含量10.7%,种仁饱满,颜色黄白,香甜爽口,口感清脆,鲜食性状优良;8年生亩产鲜果(带青皮)1058kg,具良好丰产性能。 3.研究确定了‘清脆’核桃适宜的采收期、鲜贮条件及配套栽培技术。 五、作用意义  项目历经18年,已引种河北省赞皇、定州、迁西、迁安等地,表现了良好的适应性。几年来,培育清脆核桃苗木8万株,清脆核桃建园120 hm2,新增总产值1502.56万元,新增纯收益1227.92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项目实施以来,发表文章4篇,培养研究生2人,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培训农村技术骨干300人次,培训农民800人次,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水平,增加了农民收入。 六、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近年来,人们对核桃的需求呈多元化趋势,包括核桃干果、核桃油、核桃乳、核桃粉等,鲜食核桃因其品味俱佳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国内鲜食核桃的消费量也逐年增加。市场上的鲜食核桃多为果农将现有品种早采出售,而有关我国鲜食核桃品种选育也尚属空白。虽然鲜食核桃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但在贮藏期间容易出现发霉、发芽及失水问题,这些均极大地限制了鲜食核桃产业的发展。本项目研究推出的清脆核桃新品种,结果早,鲜食品质优良,种仁颜色黄白,适应性、丰产性及抗逆性均很强,有望成为我国的核桃生产的主栽优良品种。而且本研究确定了’清脆’核桃适宜的采收期、鲜贮条件及配套栽培技术。为清脆核桃的大面积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应该进一步完善不同适栽区的配套栽培技术。 为了使清脆核桃品种尽快在生产上发挥作用,一方面,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在品种推广的前期,以立项形式,通过建立示范园,带动核桃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应加强宣传引导和技术培训工作,使清脆核桃品种的优良特性得以充分发挥。
相关技术标签
  • 杂交稻
  • 高产
  • 成龄树
  • 修剪
  • 移植树
  • 输液
  • 裹干
  • 防虫
  • 装置
  • 裙带菜
相关成果推荐
  • 亚麻抗白粉病基因SAGE分析及其辅助育种研究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 人工光型密闭式植物工厂技术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 高原山区节水灌溉理论方法研究与应用推广-压力补偿自压滴灌系统技术集成与示范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 樱桃新品种-短枝形艳阳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您可能需要
  • 解决技术难题
  • 储备技术项目
  • 对接技术专家
  • 技术人才引进
咨询客服
联系技术方